单刀赴会,规劝命案逃犯归案
2018年7月2日,荥经县六合乡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犯罪嫌疑人陈某作案后潜逃。
案发后,荥经警方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侦破工作。次日凌晨1时,还在开展追捕工作的杨科突然接到自称是嫌疑人陈某朋友的电话,透露陈某有投案自首的念头。杨科耐心细致地向陈某的朋友宣讲政策,希望他协助警方找到陈某,对方表示愿意配合公安机关工作。
杨科第一次接通陈某的电话,通话不到一分钟,对方一紧张就把电话挂断了,并随后关了机。面对犹豫不决的陈某,杨科没有轻言放弃,在报告局领导同意后,通过手机短信将一条自首减轻、从轻处罚的法律条文发给了陈某的手机,并耐心等待对方的回复。
十分钟后,对方手机开机了,接电话的是陈某的朋友。陈某朋友高速杨科:“陈某知道事情搞大了,不愿自首了。”
面对突变的情况,杨科仍未气馁和放弃。他通过陈某朋友带话,请陈某最后听自己讲一次,至于是愿逃愿留,让陈某自己决定。
内心正举棋不定的陈某最终接听了电话。电话里,杨科向陈某宣讲了法律知识,讲了他当前无处可逃的处境,讲了逃犯亡命天涯的悲哀……慢慢地缓解了陈某紧张的情绪。经过半个小时的通话,陈某焦虑的情绪有所缓解,坦诚讲出了自己的顾虑。
陈某说“想见见父母”。杨科问他:“想以什么身份见父母?是以逃犯的身份见面,告诉他们自己将亡命天涯。还是以悔过自新态度,自觉接受法律的制裁,刑满释放后再重获新生?”
说到父母,陈某声音哽咽了,当即表示愿意投案,并和杨科约定在安靖乡某铁索桥处相见。陈某在电话那头再三强调,“只见杨科一个人”,说完后又关了机。
对方是亡命之徒,投案自首只是缓兵之计,还是真心悔过,愿意浪子回头?杨科内心一直在思考。对方是否会携带刀具?会不会暴力反抗?万一规劝不成,对方逃跑怎么办?这些问题,一直在杨科的心头萦绕。
凭着自己多年的刑侦工作经验,凭着一颗感化、挽救犯罪嫌疑人的真心,杨科大胆地做出决定:自己一个人去。他没有采纳同事携带枪支的建议,一个人两手空空就应邀前往了。
当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杨科如约到达约定地点。没见到陈某,再一打电话,对方手机关机。
对方是否信守诺言?会不会已经逃之夭夭?杨科站在铁索桥头,看着暴涨的河水,心里掠过一丝担心。他在头脑中迅速梳理了同陈某的通话,又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判断:陈某一定会来! 二十分钟后,陈某如约而至。走到铁索桥的中央,陈某突然停下来,大声问杨科:“就你一个人来吗?”
杨科快步向前走了几步,站在陈某对面,充满真诚地说:“我是来挽救你的,不是来抓你的。”说完,脱掉了上衣T恤,摊开双手向陈某示意:自己没有带枪支和手铐。
陈某终于被杨科的信任打动了。他走到杨科面前,跺了一下满是泥泞的双脚,问杨科“能不能找双鞋子?”
杨科返身到桥头,从自己车上拿出一双运动鞋,帮助陈某换上。这时,一度很紧张的陈某终于舒了一口气。他告诉杨科,如果杨科强行抓捕的话,他曾想过要从桥上跳下去。
杨科也长舒了一口气。他暗自在心里高兴,自己铤而走险的一招险棋,总算是没有落空。
随后,杨科召来增援警力,及时将投案自首的陈某带走。致此,案发14小时后,“7.2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成功告破。(荥经县公安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