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宝兴县医疗服务存在“服务体量小、服务面积广、医务人员缺乏”的特点,医疗机构绩效分配方式又长期按资格、按职务“吃大锅饭”,严重挫伤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国家、省、市医改工作精神,为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积极推进用人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逐步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实现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良性健康发展,宝兴县积极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改革,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职工职业荣誉感。 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 医务人员招聘“自主化”。一是县委编办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医疗机构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以及确定的通用岗位类别、等级和结构比例,在编制规模内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全县编制总量和岗位总量,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科学合理按比例设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岗位。二是医疗机构在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内,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招聘结果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局等相关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院长聘用“职业化”。一是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片区中心卫生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管理。二是推进医疗机构去行政化,落实聘用院长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三是聘用院长实行任期制,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由县医管委聘任,片区中心卫生院院长由县卫生健康局聘任,每届任期3年。 医务人员聘用“灵活化”。一是各医疗机构根据医院功能和工作量设置工作岗位,职工实施竞聘上岗,可以参加医院内部竞聘,也可跨医院竞聘上岗。二是医疗机构职工按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竞聘上岗职工与医疗机构签订聘用合同,每届聘期为2年,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充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医务人员评价制度“人性化”。一是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要体现突出技能和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标准。二是医疗机构内部考核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 完善医疗机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层级化”。一是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片区中心卫生院院长的绩效薪酬由县卫生健康局制定相关考核办法进行考核。二是外聘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片区中心卫生院院长实行年薪制;县内体制内人员聘任(担任)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片区中心卫生院院长的,另行制定考核办法。三是职工由各医疗机构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自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县卫生健康局审核。 医务人员绩效薪酬水平“科学化”。一是医疗机构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制定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绩效分配方式,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打破长期吃“大锅饭”的分配模式。二是绩效分配重点向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宝兴县卫生健康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