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孙巧 记者 袁洋) “是谁敲门?” 在听到房间内有人回应之后,石棉法院干警奔波了几天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几天前,石棉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王某在三年前向原告李某借了5000元,一直未归还,原告李某遂将王某起诉到法院。该案看似法律关系简单,诉讼金额也小,但法院在送达过程中却经历了层层曲折……。 受理本案后,承办人员第一时间拨打了王某的电话,但语音提示已停机。经询问王某居住地的村组干部,承办人员一行找到王某在县城的居住地,但每次寻找都碰壁铁将军看门,为了确定王某的居住地,承办人员又联系了社区网格员,社区网格员称王某是一年前到该小区居住的,但其从没见过王某,也没有王某的有效联系方式。没有放弃的办案人员又敲响了邻居的门,虽然邻居称隔壁有住户,但不经常看见,但还是给办案人员点燃了一线希望。为了尽早联系上王某,办案人员一行每天上班前,下半后都会去王某家敲敲门,终于在一个夜晚,敲开了这面纹丝不动的大门,找到了王某。 经过调解,王某和李某一致同意由王某在两个月内归还李某借款5000元。当李某知道法院干警多次在清晨和深夜寻找王某时,向干警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事案件无小案,无论案件金额大小关系繁简,石棉法院会始终将司法为民思想贯彻到案件审理的每个细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