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消息(尹亚平 任洪丽 记者 袁洋)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积极彰显国网企业社会责任,7月10日上午,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中峰镇秦场村开展道德宣讲和典型家庭选树活动。通过对高华俊、刘汉芳等多户典型家庭的选树和帮扶,让秦场村在经济上脱贫的同时,在思想上、精神上实现真正脱贫。 秦场村位于四川雅安名山中峰镇,村民历来以种茶、采茶为增长收入的主要方式。贫有千种,困有多样,制约秦场村农副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地形崎岖、低山窄谷、交通不畅。
近年来,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协助完善秦场村基础设施建设,通组路、进户路、环山路一一贯通,村民拉饲料、运茶叶不再依靠劳力,家家户户得到了实惠。同时,电网改造全面完成,进一步推动秦场村脱贫奔康。 “别人可以帮你一时,但是不能照顾你一辈子,我们要在被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自强。”张新在道德宣讲会上用自身经历向秦场村广大贫困村民代表户说道。
张新,男,汉族,现年48岁。是国网四川雅安市名山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同时也是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候选人,曾荣获“先进工会工作者”、“品牌宣传先进个人”、“最美员工”、“五好家庭”等多项荣誉称号。
因病致贫 七尺男儿勤创致富路
张新在雅电“小有名气”,他勤学多艺;他到过许多兄弟公司培训授课;他是同事公认的“笔杆子”,在国网内部网站、外媒报刊上发表了众多文章。
然而,这个平淡无奇的寒门子弟却有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勤奋致富——据张新回忆,2000年初,妻子右肾几乎处于坏死状态,必须立即摘除,否则将危及生命。高额的手术费让这个原本极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从亲戚朋友四处借来的手术费用,全家历经了四年才还清债务。2004年,正当全家刚刚还清债务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不幸悄悄降临,腹疼流血的父亲被医院确诊为中分化结肠癌。为挽救父亲的生命,张新想方设法说服死活不愿到医院救治的父亲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因切除及时父亲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健康。然而祸不单行,2013年9月张新的妻子又被确诊为乳腺癌,需立即进行手术。接二连三的灾难让这个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疾病会摧垮一个人的意志力,也更磨练一个人的勤奋斗志,还好我属于后者。”张新回忆道,妻子做手术期间,全家人都在医院病房中度过,那个艰难的假期一家人终身难忘。
生活的重创并没有击垮勤劳的张新,作为长子,又是全家唯一通过“鲤鱼跳龙门”跳出农村的孩子,张新孝顺且勤奋,最艰难的那几年,他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生怕失去全家这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充分利用休息和周末时间到县农技校、县职高等学校担任电工班、电子班业余兼职教师……
回忆起过去,张新依然百感交集,并坦言,那时候虽穷虽苦,但一家人始终互敬互爱、欢笑不断、其乐融融,很值得回忆,也是全家最幸福的时光。
热心公益——日子虽然清苦,但对张新来说,钱财够用就好,其余的应当帮助更需要的人。各级党委政府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对张新十分关心。张新决定用两年来获得的慰问金,向名山区的困难家庭进行定向资助。
张新一直热心公益,“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张新个人向慈善机构捐款1000元;“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他主动要求前往震中龙门支援抢险救灾和开展宣传,鼓舞当地居民抗灾自救度过难关。永兴供电所一员工的儿子遭遇车祸,出现特重型颅脑损伤,名山区供电公司组织募捐,张新建立100多人的微信群,发动全体职工献爱心,帮助同事筹集近3万元治疗费用。每年春节回老家,张新都会为家乡内江市威远县有困难的亲朋、乡亲送钱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人民电业为人民”是国家电网的企业宗旨,也是张新的人生格言。“作为国网员工,工作中,客户是我的亲人,生活中,我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张新说。
在会上,张新向我们和众多贫困家庭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同时还让我们了解到针对秦场村因病、因残、因债致贫等特殊情况,帮扶人员们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重点从“扶志”入手,用情、用心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全力实施脱贫帮扶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个奋发自强战贫故事是提振秦场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是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决心。旧貌换新颜,脱贫奔康,秦场村跨步前行。
道路硬化后,秦场村旧貌换新颜 电力扶贫,金熊猫志愿者上门服务 刘汉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不离不弃 刘汉芳扛担坚强不屈
宣讲会后,记者跟随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当地村民刘汉芳家做了走访,今年54岁的家庭妇女刘汉芳,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做事干脆利落的人。 刘汉芳家是秦场村是贫困户之一。10多年前,刘汉芳丈夫突发精神类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原本“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被现实打回了原形。两个小孩需要抚养,丈夫药不离口,全家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邻里之间,最容易被大家拿出来当谈资。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邻里间从未听说刘汉芳对生活和丈夫的抱怨,相反,大家更多看到的是他对丈夫的不离不弃,一个人顾全家老小。 2012年,刘汉芳凭一己之力重建房屋,负债10余万,让家人住上了新房子。这在全村人看来着实不易,可以预见的是她背后没少求助亲朋好友,白眼和拒绝更是屡见不鲜。
直至今年,刘汉芳把所有欠账全部还完,并把小女儿送到雅安念大学。回顾她这一路走过来的心酸历程,用村干部的话说,“这一路,带给她的不仅仅艰难生活上的磨砺,更是对身心的淬炼。她做一件事情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
刘汉芳带着身患精神疾病的老公摘茶
生活不易,唯有努力。从刘汉芳采茶、打零工、搞养殖、打扫村里卫生,照顾生病丈夫,刘汉芳身兼数职,吃苦耐劳的劳动妇女本性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拼命赚钱的背后,是让丈夫有药可吃,让孩子有学可上,让日子越过越顺。 “我非常感谢名山供电公司帮助我脱贫,给我们送鸡苗,辅导我们搞养殖,给我们搞基础建设,更换电表电线等。你看,我们现在家家都通了入户路,小汽车、拉货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院坝里来,电网改造后更方便我们的生活需求,现在是越来越好了”谈到脱贫帮扶时,刘汉芳高兴地说。
通过雅电集团等帮扶单位和当地乡镇村组的共同努力,秦场村2017年就已脱贫,2018年整村摘帽。秦场村的脱贫故事只是当地乡村实现“蝶变”的一个缩影。在今天的茶乡大地,山清水秀的村落、宽敞平整的机耕道、错落有致的民房、干净整洁的村貌,村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快速提升,一幅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感人奋进的现代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