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12月27日讯 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两支队伍”建设新的思路。抓干部、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名山区实现建设川西教育强区目标的根本保证。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下,新教师入职后,基本靠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前行,一般要在3-5年之后才谈得上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专业成长缺乏有效的传、帮、带和水平考核,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渠道窄,也缺乏来自主管部门的系统指导;学校管理干部聘任到岗后,主要靠向本校的班子成员学习和靠自己的悟性慢慢成熟、成长,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跟进考察和培养,要了解干部任职后的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一靠随机性的走访,二靠试用期满的测评,往往缺乏客观性、系统性。针对这一问题,名山区教育局于2019年3月制定《雅安市名山区新聘用干部教师跟踪培养工作方案》,开始对新聘用的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新聘用的教师(包括公开考试招聘教师、公费师范生、外调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系统性跟踪培养。
实施跟踪培养,促进“两支队伍”建设工作落地。一是新聘用干部教师所在的学校制定《新聘用干部教师跟踪培养实施方案》,以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给新聘用的每一名干部和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制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区教育局将教育“青年教师培养和管理”列为重点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终工作目标考评。新聘人员所在学校从本校校级干部和学科骨干教师中挑选联系人,以“青蓝结对”的形式给新聘干部、教师培养确定帮扶人,与新聘用干部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学习研究共同体”,成为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者,教研活动的设计者,现代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实践者,就地开展传、帮、带,促进新聘用干部教师成长。二是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新聘干部教师所在学校逐月登记、每学期上报《雅安市名山区新聘用干部教师成长登记表》,将登记表中记录的新聘干部教师的成长业绩的点点滴滴汇总起来,为新聘干部教师建立《新聘用干部教师成长工作台账》,作为跟踪培养的第一手材料。三是局班子通过召开新聘人员学校校长座谈会会、新聘干部谈话会,人事工作专题分析会,结合日常到校走访等,多渠道了解新聘干部履职情况、教师培养情况,分析干部使用、教师培养两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提供的支持帮助、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调整、跟进,进一步跟踪培养。
积极创造条件,为新聘用人员搭建成长平台。为加快新入职教师和新聘任干部的成长,在区教育局层面积极为新聘用干部教师学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一是从师徒结对、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校内培养,新聘教师通过向身边老教师们请教,向同教学组伙伴探讨,在教学上尽快成为熟手;二是让新聘中层干部在区内学校挂职,学习管理出色学校的做法,拜挂职学校校长为师,提升管理能力;利用方略集团项目,选派干部参加培训,系统学习学校管理,观摩区外乃至省外学校;三是给新入职教师提供各种机会,在任教学校、学校片区、全区性多个层次的不同平台上上实习分析课、教学公开课、教学研究课,加强历练,促进成长。四是及时协调解决跟踪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聘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食宿、经费、交通等实际困难,为新聘干部教师成长送去关心关怀,做好后勤保障。
有目标任务,有具体指导,有服务保障,有考核评比,名山区通过新聘任干部教师跟踪培养,大大缩短了干部成长、教师成熟的周期,“两支队伍”建设生机勃勃。(名山区教育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