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8月30日讯 石棉县擦罗彝族乡“234”工作法,全面推进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 开好干群“两级”会议,强化宣传引导
一是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召开农作物防灾防灾工作会议6次,向干部讲清农作物防汛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让干部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二是由乡农技员、畜牧员和防汛减灾工作人员成立培训工作组,深入各村组织村民800余人次开展培训工作5次,切实提升群众防汛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落实“四个”到位,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值班值守到位。严格执行乡村两级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乡纪委对乡干部及各村值班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10余次。二是责任落实到位。与各村签订农作物防汛减灾工作责任书5份,根据实际制定应急预案、避险预案。三是隐患排查到位。组织开展对楠桠河河谷周边、地势险峻地区农村物灾情隐患排查4次。四是信息掌握到位。强化灾情信息报送渠道,严格落实灾情信息报送责任和报送制度,确保客观、全面掌握受灾信息。
抓好“三项”举措,强化灾后自救能力
因连续不断降雨,导致擦罗乡黄果柑670亩、枇杷85亩、猕猴桃1300亩、蔬菜1200亩、核桃5000亩等作物光合作用下降,肥料利用率不高,不同程度地出现黄化,纤细等现象。一是牢固树立“大春受灾晚秋补”的理念,组织上里、福龙、楠桠三村农户种植晚秋红苕200亩、秋萝卜560亩、秋菜150亩,力争通过晚秋作物的种植把损失降到最低。二是针对黄果柑果园积水严重、肥料利用率不高出现黄化的现状,召开培训会3次,动员黄果柑种植户在果园中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正常生长。三是根据各种作物发病情况,引导农户对症购买农药,适时防治病虫害,在防病治虫过程中注重引导农户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石棉县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