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8月16日讯 荥经古称严道,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曾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昔日境内交通闭塞,全系骡马驿道或羊肠小道,泥泞难行。新中国成立后,沐浴着政策的东风,荥经交通从无到有,由少至多,不断完善,面貌焕然一新。到2018年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至572.3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公里,客运量146.02万人次,货运量541.91万吨,公路密度3.2公里/百平方千米,公路里程大幅增加,条件显著改善,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荥经县境内, 刻于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的何君尊楗阁刻石, 其铭曰:“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徒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 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的交通志。 原荥经大桥桥碑。 (资料图片) 原荥经大桥 (资料图片) 图为1977年8月 ,群众游行队伍庆祝中共十一大胜利召开,游行队伍途经荥经大桥。 烈太大桥未建成前,这座铁索桥是烈太乡群众通往荥经县城的主要通道,如今这座承载着当地人记忆的铁索桥“光荣退役”。 原荥经汽车站(资料图片)。荥经客运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1950年10月国道108线川云西线雅安至荥经段开通之时,同年成立荥经汽车站,隶属雅安汽车运输公司,初建时职工5人,每日发雅安班车一次。 新中国成立70年,荥经交通旧貌换新颜。 如今,雅西高速贯穿荥经全境,彻底结束了荥经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极大改善了荥经对外通行条件,融入成都1个半小时经济圈。 位于荥经境内的腊八斤特大桥,其10号墩,有着“亚洲第一高墩”之称。由于全桥桥面、基座等加在一起使得全桥平均高度在200多米,汽车如同在高空中飞驰,云雾中大桥若隐若现,蔚为壮观。刘敬忠 摄 仙境般美丽的大相岭,远古的鸽子花在山谷里千万次的绽放。如今,一条神奇的天路(雅西高速)从这里穿越而过。刘敬忠 摄 荥经进出口大道为荥经与外界交流的咽喉要道。 多年以来,国道108线、荥天路过境车辆穿城而过,城区内经河两岸仅有1座大桥相通,如今,国道108线绕城路、荥天路绕城路的建成,过境车辆不再穿城而过,极大改善了交通条件,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拓宽了城区发展空间。图中左边道路为国道108线绕城路 中间道路为新南大道 右边道路为荥天路绕城路。刘敬忠 摄 历经多年发展,荥经客运早已旧貌换新颜,拥有长途班线客运车19辆,日发45班,基本实现到成都、雅安滚动发班,到西昌、昆明等定期发班;主要乡镇政府所在地均建有农村客运站,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问题...... 图为现荥经汽车站。 1950年10月,国道108线川云西线雅安至荥经段建成通车,70年后,国道108线得到全面改善提升,路面均为沥青或混凝土高级路面,重点地质病害路段得到全面治理,行车安全得到极大提高,一举甩掉国道108线荥经段“最难行”的帽子。刘敬忠 摄 兰家山公园依偎在荥河左岸,与县城隔河相望,风景秀丽,四面山石奇特,荥河水四季长流,文严塔矗立山顶。站在山顶,可俯瞰荥经县城全景,兰家山环山公路的建成使用,极大地为游客、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方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兰家山公园依偎在荥河左岸,与县城隔河相望,风景秀丽,四面山石奇特,荥河水四季长流,文严塔矗立山顶。站在山顶,可俯瞰荥经县城全景,兰家山环山公路的建成使用,极大地为游客、市民休闲娱乐出行提供了方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产业环线道路、旅游环线道路的建设不仅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提升交通路网结构,同时带动了沿线周边林竹、果蔬等经济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助推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图为青龙乡至附城乡公路产业环线道路。刘敬忠 摄 产业环线道路、旅游环线道路的建设不仅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提升交通路网结构,同时带动了沿线周边林竹、果蔬等经济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助推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图为民建彝族乡旅游产业观光路。刘敬忠 摄 产业环线道路、旅游环线道路的建设不仅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提升交通路网结构,同时带动了沿线周边林竹、果蔬等经济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助推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图为周坪旅游环线道路。刘敬忠 摄 烈太乡虽离县城仅1公里,但在2013年以前,一座铁索桥是当时群众通往荥经县城的主要通道。烈太大桥的建成使用,直接连接了烈太乡和荥经县城,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对促进城乡一体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敬忠 摄 在保留梓潼宫大桥的基础上,新建了杨柳河大桥。不仅方便了仅和县城一河之隔的大田坝乡群众出行,同时带动以兰家山公园为依托的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留荥经大桥的基础上,新建了东城大桥,极大改善了城区交通条件。刘敬忠 摄 东城大桥、经河路、沿江路等道路的建设,极大拓展了城区发展空间。(荥经县融媒体中心 荥经县交通运输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