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要闻 天下 原创
经济 部门 时评 法治
雨城区 名山区 天全县 芦山县
宝兴县 荥经县 汉源县 石棉县
旅游 交通 环境 卫生
文体 反腐 电力 藏茶
雅安市人大 | 雅安市政府 | 雅安市政协 | 雅安市纪委 | 雅安党建 | 市妇联 | 市发改委 | 市公安局 | 市国土局 | 市环保局 | 市教育局 | 市卫生局 | 雅安电视台 更多>>
川网市州联播

成都 | 绵阳 | 德阳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南充 | 宜宾 | 广安| 达州 | 巴中 | 雅安 | 眉山 | 资阳 | 阿坝 | 甘孜 |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雅安  >  石棉县
生活垃圾“各归各位” 城乡环境“变美变亮”
石棉县民生实事项目初见成效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更新时间:2019-07-12 我要分享

四川新闻网雅安7月12日讯(杨杰 文/图)绿树成荫,村道干净,屋舍整洁。近日,走进石棉县永和乡大堡村,看到的是一幅秀美整洁的乡村画卷……这样美丽的画卷要归功于石棉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票决通过的“城乡垃圾分类工程”项目的实施,这是石棉县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成功缩影。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明确1个任务、落实3个保障、强化4个到位、创新1套机制”的工作思路,纵深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建立健全了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体系,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理工作,实现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新棉镇城北村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落实资金保障 配置垃圾分类设施

“在未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前,大堡村对垃圾处理的方式比较单一,这样不公影响了整个村庄的美观,垃圾散发出的臭气也给村民带来困扰……”永和乡人大主席王汝珂说到。

“原来的垃圾池常常处于爆满状态,住在垃圾池旁边的村民表示夏天味道大、苍蝇也多,非常不卫生。自从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后,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家家户户门前不仅摆放了两个不同顔色的垃圾桶,垃圾桶上方还张贴了垃圾分类标准表,便于老百姓正确的对垃圾进行分类……”大堡村支部书记叶云介绍到。

县财政对每个行政村配套2万元农村垃圾生活分类治理工作经费,同时引导群众适当缴纳垃圾处置费,每个村均配置了1-3名保洁员、2名垃圾清运员、2辆垃圾清运三轮车和垃圾运输车辆,设立公益宣传栏125处、小型宣传栏32处、垃圾分类标识(标牌)2300余个,购置发放垃圾分类桶5.9万余个。目前共投入资金310.419万元。

实行垃圾分类后变美变亮的村庄

示范引领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在垃圾分类标准图上张贴宣传图,第一种是村民的,我参与;第二种是党员的,我示范;第三种是人大代表的,我示范、我带头……”永和乡大堡村村主任董明江介绍到。

石棉县各乡镇依据试点村的成功经验结合各村实际积极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村民大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群众知晓率达100%。

“我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地带领群众把卫生搞好,做好垃圾分类……”乡人大代表康克珍说到。

“大家把卫生搞好,对我们各方面都大有好处……”村民张福花说到。“卫生也打扫了,身体也锻炼了,我自认为我们这儿的环境卫生是搞得比较好的……”村民刘志忠说到。

除了在门口摆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外,各村还分别设置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公益宣传栏、垃圾分类标识(标牌),建立了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垃圾处置费收费公示等相关制度,广泛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在群众的参与下,在党员的示范下,在人大代表的带头引领下,各村已经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还潜移默化的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垃圾分类评比栏

完善配套机制 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治理石棉模式”

全县在每个乡镇确定了1个行政村作为试点村,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治理石棉模式”,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的美罗乡牟家村“1231”和迎政乡“141”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在全县推广。

建立县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比制度,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绩效考核。乡镇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清运费缴纳制度和使用制度,实现生活垃圾清运费缴纳全覆盖和专款专用。行政村建立农户垃圾分类评比、奖惩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精准投放。

截至目前,石棉全县已完成8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广治理,完成率91.3%,剩余8个行政村正在逐步推进。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共产党 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新闻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新浪 网易 腾讯 和讯 更多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5-2010 四川新闻网 版权所有 ICP 川B2-200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