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4月24日讯(邓亚萍 颜秋芝)裁判文书质量是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司法水平和审判质效的集中体现,荥经法院为避免上网裁判文书存在低级错误等问题,不断加强源头治理,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司法责任,积极采取五项措施切实提升裁判文书质量。 明确裁判文书撰写责任。树立“案件的生命线是质量,质量的生命线是法律文书”的责任意识,对因主观原因造成文书错误的进行纠正,并分析出错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错误。同时,注重培养法官的法律功底和语言文字能力,重点把握对证据的分析认证与裁判说理,力争把法律规定“通俗地”解释给当事人,引导其理性面对裁判结果。案件承办法官是裁判文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应明确其所在审判团队、所在部门和分管领导的管理责任,做到权责归位,有效强化法院内部监督。
举办裁判文书写作讲解。由本院资深法官对裁判文书结构、写法和要求开展详细讲解,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作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法。对裁判文书中的标点符号进行认真学习研究,对校正公章与校对章的盖印位置进行统一规范,完善裁判文书的写作。
统一裁判文书制作格式。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裁判文书样式标准,制作民商事裁判文书模板,并对模板进行认真学习研究,与本院的裁判文书进行比较,并统一本院民事等法律文书的版面制作格式,确保页面设置及格式的统一。
强化裁判文书校对工作。要求案件承办人和书记员认真履行文书校对的重要职责,在裁判文书印发前对当事人的信息、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基本格式文书格式等进行认真校对,重点核实结案日期、生效日期与公布日期是否同步,确保文书上网质量。
规范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对所有生效裁判文书,全部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发布,确保裁判文书上网率始终保持100%。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每月通报文书上网数量、质量、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对不按时将裁判文书提交上网等行为严肃处理,以此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