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10月15日讯(郑毅 卢雯婷) 相对诉讼程序而言,先调方式是更加灵活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快审快结、结案周期短。调解期限一般为7至15个工作日,每个案件平均耗时大约是审判程序的十分之一,具有简缀、灵活、高效的特点。
近年来,雨城区法院各类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为了缓解“案多人少”带来的审判压力,2018年8月,该院积极试行探索利用省高院推广的先调系统,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审前调解工作机制,抽调员额法官及富有审判经验的法官助理组建了雨城区法院先行调解团队(以下简称:先调团队),大力推进审判先调工作,把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立案前,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过滤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自先调团队成立两个月以来,共收案281件,调解281件,调撤成功193件,调撤率达到69%。一名法官一天内最多成功调解案件5件,四位先调法官一天内最多调解案件数达到13件。
主要做法是:一是充实先调力量,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安排一名员额法官、一名办案经验丰富且富有调解经验的返聘退休老法官、四名法官助理充实到诉前调解队伍中,配备专职书记员和特邀调解员,专门负责先调工作。同时,在诉讼服务大厅内设立立案调解室,专门开展对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并为当事人提供了打印复印设备、饮用矿泉水等。
二是加强诉前宣传引导,有效平息矛盾纠纷。在诉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耐心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通过宣传册、LED电子屏、展板等载体宣传诉前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便民、高效、成本低等独特优势,让当事人充分了解先调工作性质,引导其自愿调解,减少当事人诉累,使矛盾纠纷快速有效地平息在萌芽状态。
三是规范先调程序,提高调解效率。先调团队在收到民商事案件诉状后,经当事人同意,立即开展诉前调解,一般情况下,在三日内调解结案。对简单案件,尽量做到当日通知当事人,当场征求调解意见,当日调解、当日制作法律文书、当日送达、当日结案,并尽可能地做到当场履行完毕;对调解不成的案件立即转入审判庭进行审理,提高审判效率。
四是创新先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合协作。不拘泥于传统的调解模式,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对于在外地工作无法到法院进行当面调解的当事人,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进行调解。在充分调动法院内部调解力量的同时,加强与政府、妇联、司法局、村委会等单位对接联络,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形成解决矛盾纠纷的合力,更好的保障当事人双方的权益。
五是注重经验总结,提升法官调解能力。定期召开先调团队工作会议,交流总结经验,认真分析诉前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先调工作机制,实现诉前调解案件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注重提升先调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开展先调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要求书记员做好先调记录,理清案情脉络,为后续审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