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8月20日讯 为更好地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脱贫增收,荥经县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一技之长”的发展思路,到村到户建立产业扶贫台账,夯实长效脱贫基础。 精心设计促产业台账出炉 荥经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主要依托,精心设计出《荥经县产业扶贫村台账》和《荥经县产业扶贫户台账》。《荥经县产业扶贫村台账》分为基本情况和产业分布示意图两部分,基本情况包含总人口、总户数、贫困户数、贫困人口、主导产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现有产业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产业发展计划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产业分布示意图要求标出贫困户产业基本情况。《荥经县产业扶贫户台账》又分为家庭基本情况、作物种植情况、畜禽养殖情况、其他产业情况、技能培训情况五部分,其中作物种植情况包含现有和拟发展作物的种植种类、面积、地块位置、发展方式及经济效益分析,畜禽养殖情况包含现有和拟发展畜禽的养殖种类、规模、方式及经济效益分析,并要求联系人、农技员、第一书记、联系单位、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出具意见。 细心分类促产业台账建成 发动乡村干部和“五个一”帮扶力量,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认真清理贫困户资产资源(林地、土地、产业)、掌握生产技能信息和发展意愿等情况,按照全县三条特色产业环线建设,因人因户建立产业扶贫台账,切实使产业发展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一是对有劳动力能力且有资产资源的贫困户,鼓励将现有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却有资产资源的贫困户,鼓励将资产资源入股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按股分红获取稳定收益;三是对有劳动能力却没有资产资源的贫困户,加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学习脱贫产业劳作技术,依靠投工投劳参与分红或获取工资性收入;四是对既没有劳动力又没有资产资源的贫困户,采取政策永久性兜底,确保吃饱穿暖,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产业扶贫台账2541户,覆盖了95%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悉心指导促产业台账完善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台账,加快扶贫产业发展,荥经县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调整优化了31个贫困村驻村农技员和2个非贫困村技术巡回服务小组,整合县乡农业技术骨干48名加入专家服务团,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扶贫网络得到不断增强,有效确保了农业技术扶贫指导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强与市农业局专家服务团和院校专家的合作,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攻关,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农业技术扶贫培训90余期,培训贫困村农户5000余人。此外,坚持把脱贫攻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领作用,发展扶贫产业,让贫困户“跟着看,跟着干,共同富”。如泗坪乡“万亩白芨”基地建设项目采用“公司+农户(贫困户)”合作模式,由公司无偿提供技术、种子、肥料,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收益将按公司和农户6:4的比例进行分成。白芨按亩产2000斤,三年后预计100元/斤的市场销售价格,每亩白芨的销售收入可达20万元。届时,农户每亩可按比例分到销售收入的40%,即8万元。 用心扶持促产业台账落地 按照县委“1443”发展思路,出台《荥经县脱贫攻坚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荥脱领办发〔2018〕11号),重点扶持有长期稳定收益的特色优势致富产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调动了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的信心。一是贫困户新发展茶叶种植的,给予600元/亩一次性奖补。对贫困户已种植了茶叶的提升管护补助,给予连续2年,每年200元/亩提升管护奖补。二是贫困户新发展多年生草本中药材种植的,给予800元/亩一次性奖补。对贫困户已种植了多年生中药材的,给予连续2年,每年200元/亩管护奖补。三是贫困户新发展果树种植的,给予300元/亩一次性奖补。四是贫困户新发展方竹笋种植的,给予300元/亩一次性奖补。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奖补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0亩,以成活率90%以上,管护达到县级要求为验收标准。截至目前,县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140余万元,将扶持贫困村发展致富产业2000余亩。(雅安市扶贫移民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