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要闻 天下 原创
经济 部门 时评 法治
雨城区 名山区 天全县 芦山县
宝兴县 荥经县 汉源县 石棉县
旅游 交通 环境 卫生
文体 反腐 电力 藏茶
雅安市人大 | 雅安市政府 | 雅安市政协 | 雅安市纪委 | 雅安党建 | 市妇联 | 市发改委 | 市公安局 | 市国土局 | 市环保局 | 市教育局 | 市卫生局 | 雅安电视台 更多>>
川网市州联播

成都 | 绵阳 | 德阳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南充 | 宜宾 | 广安| 达州 | 巴中 | 雅安 | 眉山 | 资阳 | 阿坝 | 甘孜 |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雅安  >  雨城区
念好“绿”字诀 实现生态和致富共赢
——雨城区八步乡金花村发展生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更新时间:2018-08-16 我要分享

四川新闻网雅安8月16日讯(蒋阳阳 文/图) 一把镰刀,一顶草帽,8月14日,迎着骄阳,雨城区八步乡金花村的脱贫户刘大兴往村西北山上走去,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刘大兴是村里的护林员,在巡山护林之余,他还养了十多只山羊,发展养殖业,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金花村,像刘大兴这样,依托生态优势走上脱贫致富路的人不少。

因为林业优势,在脱贫攻坚中,金花村着力将生态变成财富,从生态优势中发展绿色产业,实实在在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为今年年底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量身定制脱贫计划 贫困户成护林员

金花村作为雨城区偏远的乡镇之一,交通不便成为这里很多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正因为不方便的交通,给雨城山间留下了一处世外桃源般的林地。这里拥有1000余亩山林,林业自然成了这个村子脱贫攻坚的关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如何让这些山林成为“金饽饽”?金花村给出的答案是,走一条发展生态产业助脱贫的路子。

“我主要看有无乱砍乱伐、私挖滥采及随意焚烧垃圾等现象。”正在巡护山林的刘大兴向记者介绍他的工作内容。

金花村是省定贫困村,刘大兴一家是村里60户贫困户之一。在获得这份工作前,夫妻俩捯饬着家里的几亩地,刘大兴肢体有些残疾又无技术,家庭收入微薄。根据刘大兴家的情况,当地党委政府为他提供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每月有500元的工资。

年过花甲的刘大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不管寒冬还是酷暑,每天坚持在崎岖的山间巡查,跑遍了全村各个角落,全心守卫着村里1000余亩山林。刘大兴说,虽然护林工作很辛苦,但是这是改善家乡面貌、造福子孙的大事,他一定要好好守护这片林地。

巡山护林之余,刘大兴还养了十多只山羊,发展起养殖业,并于去年成功脱贫,如今,生活是越过越红火。

据金花村党支部书记王龙辉介绍,脱贫攻坚以来,金花村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产业建设为重点,一方面大力鼓励扶持村民开展养殖山羊、生猪,积极拓展致富脱贫渠道,打开村民脱贫的“瓶颈”,一方面扎实推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从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森林管护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实施林业生态脱贫建设项目。通过念好一个个山林“脱贫经”,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6年,村里优先选聘了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担任护林员,在贫困户自愿的基础上,结合村组推荐的方式通过签订合同明确护林员职责和待遇。目前,该村已有3名贫困户被聘用为村级护林员,每人每年能领取到6000元的工资报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

王龙辉表示,贫困户“变身”护林员,既解决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问题,又增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力量,实现了生态和脱贫“共赢”。

村民种植的蔬菜长势喜人

依托生态优势 让青山变成“金山” 

在金花村,绿是主色调,林地绿,产业绿,因而,走绿色发展的脱贫路,是金花村的优势。

然而,要生态脱贫,就必须激活绿色产业。

金花村植被繁茂,空气清新,围绕林业资源优势,该村大力扶持林下种植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核桃种植和猕猴桃种植。

“道路修到核桃地,发家致富有盼头。”林子里,村民苏清秀一边给核桃树追肥、除草,一边哼起了顺口溜。苏清秀说,村里给他免费发了200株核桃苗,农业部门又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核桃树长势喜人,明年就能投产了。

“等到明年核桃树进入盛果期,一亩地能产400斤核桃,按现在最低的收购价估算,每年人均纯收入就有7000多元,贫困户全脱贫基本不是问题,这退耕还林政策不错。”金花村第一书记韩佩佩说,金花村山多、坡多,既要保生态又要富口袋,就必须咬定“绿色”,发展林竹、调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核桃、猕猴桃等特色林业产业,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协调推进增绿增收。

而针对猕猴桃产业,韩佩佩说,要想做大做强,为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保障,必须延伸产业链条,为此村上正在引入龙头企业,健全营销网络,多举措推进猕猴桃产业建设。

“靠山吃山,我们要把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建共生,让农民吃上‘生态饭’,过上小康生活。”韩佩佩说,如今,金花村在帮扶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林业产业合作社,并指导合作社发展,探索出一条从山里带来的“穷帽子”,变成去山里“找票子”的脱贫新模式。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共产党 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新闻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新浪 网易 腾讯 和讯 更多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5-2010 四川新闻网 版权所有 ICP 川B2-200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