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6月20日讯(李锡科)为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事业,石棉县多举措强化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机制探索,取得较好成效,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基础设施好。紧抓两轮灾后恢复重建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契机,将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给予保障,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先后投入建设资金5亿多元将全县37所中小学建成全县最安全的建筑;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并创新实施中心校托管开办模式;规划投入资金2905余万元,在建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食堂等工程项目5个。 二、义务均衡好。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学生免费读书;筹措经费3200余万元采购义务教育设备设施,建成数字化教室372间,实现数字化教学班班通;按照国家标准为全县中小学校和村小、教学点购置教学设备15.78万件(套);实施划片招生,破解城区大班额难题,采取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方式解决少数民族中高山地区“三残”儿童等问题少年入学难。 三、教育资助好。全县在读14630余名中小学生全部免费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对4710余名家庭贫困住校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510万余元;为510余名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04万余元;免除81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学费55万余元;为150余名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各学段建档立卡学生优先享受资助和帮扶。 四、办学机制好。每年筹集资金75万元,在少数民族乡镇中心校学前班、中高山少数民族地区村小、校点聘请“藏彝双语教师”34人开办语言过渡班34个;启动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近年来招聘使用省属免费师范生18人,覆盖偏远少数民族乡村中小学;实施第二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以“一师一优课”为抓手,提升1050余名在职教师业务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