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3月17日讯雨城区沙坪镇中坝村围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结合中坝村实际情况,采取多项举措开办好“农民夜校”。 落实师资阵地保障 在师资配置方面,一是积极联系以区级领导、部门技术骨干、专家学者来村授课;二是安排以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为主体,包括镇党委书记、包村干部、农技员等,组建镇“农民夜校”的师资队伍每月定时进村讲课;三是以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干部、致富能手为补充,组建村级“农民夜校”宣讲队,适时宣讲。中坝村农民夜校由驻村第一书记任校长,除在村活动室设置课堂外,还在中坝村产业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按时组织,统一集中授课。 科学安排教学计划 为确保农民夜校有序开展,中坝村提前收集群众学习意愿,根据村情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和完善农民夜校学习制度、管理制度,提前三天进行课程预告公示,每月两次按时授课。 创新教学模式 “农民夜校”结合“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基地实行“送课进村入户”,把教学课堂搬下去,延伸到村组、农户乃至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采取讲座、现场操作讲解、专题培训、流动授课等各种鲜活的形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向农民宣讲政策法规、村民自治、道德伦理、卫生与健康、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农村安全等知识。长短期培训相结合,围绕中坝村产业发展思路,邀请眉山市青神县竹编专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竹编培训;邀请雨城区多营镇、南郊乡养蜂“土专家”,在养蜂行业关键时间节点把养蜂实用技术及时传授给蜂农,用通俗的语言现身说法,给村民送上养殖“宝典”,为农民发展产业“支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2016年12月开班以来,中坝村农民夜校共开课29次,参加学习者近500人次。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典型经验交流、发展道路探讨、观看教学视频、农技知识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中坝村党员干部群众政治理论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致富能力显著增强。群众逐步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摆脱贫困。通过农民夜校,有力促进了中坝村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党建进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传播了致富技术知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图由雨城区宣传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