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3月11日讯(吴海燕)为了破解创业就业难题,雨城区农民夜校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三面发力”抓实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 “讲”上发力,强理论更新。围绕“红引擎”“金土地”“绿富美”等主题,根据村情民意、村民经济收入来源,结合乡村振兴、一村一品等规划,精确锁定农民工学习需求。通过开设常规课堂、院坝课堂、田间课堂、网上课堂“四类”课堂,开展“百姓上讲台”活动,采取师生共为主体、共同讲学的“翻转讲学”模式,以室内讲学、院坝宣讲、访谈答疑、游戏互动等形式为载体,全区3600余名返乡农民工参加学习,发放十九大精神口袋读本7000余本。 “辅”上发力,促技能提升。选树近年来返乡创业农民工、致富带头人8名,纳入农民夜校师资库,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田秀才”作用,紧扣创业史、致富经,集中式开展经验分享会30余场。以“发展+”“党性+”“美德+”三项教育为抓手,开展乡村旅游、土地托管试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培训60余期。搭建“一专一辅”载体,实行专题台账管理,金融、乡村旅游、实用农业技术等8项专题入账,以专人专题辅导形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90余次,发放学习资料3000余册,全区储备了70余名领军型、技能型、拔尖型、实用型乡土人才。 “扶”上发力,保政策惠及。充分运用“雨城先锋”“静美雨城”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结合夜校学习园地、宣传栏等形式,开启“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将创业扶持政策、就业信息等及时传递到位。统筹区文旅体新广局、区农业局、区就业局等部门资源,组建返乡创业及乡村旅游等“政策解读专家团”,定期定点开展巡回宣讲,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把脉、一对一诊断,精准破解创业就业难题,累计开展咨询服务16余场(次),惠及群众460余名,让返乡农民工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