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1月17日讯(廖嘉)基层法院信息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司法审判领域的应用而出现的一种客观趋势,这一过程改变了原来的以纸张为主处理信息的工作模式,减少了基层审判工作中的人力依赖,提高了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实现法治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审判工作中的某些敏感信息、重要信息或其他涉密信息极易在信息化环境下被泄露,给审判工作造成损害。近期,石棉县法院出台五项措施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积极应对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保障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意识。将保密教育纳入全年业务学习计划,组织全院干警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工作人员保密守则》等,提高干警对国家秘密和审判秘密的认识,牢固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保密意识。抓好公文收发人员、档案管理员、书记员等重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对新进人员进行保密工作培训教育,增强涉密人员对防间涉密类信息的保密意识,减少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督促涉密人员自觉的保守审判秘密及与审判秘密有关的其他秘密。 二是健全制度,落实人员岗位责任。对涉密计算机、存储介质、文件资料及通达海内网计算机使用和维护,实行定人、定责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明确各庭室保密责任,全员签订保密责任状,营造“个个讲保密、人人有责任”的浓厚氛围。 三是积极防范,抓好重点部位管理。从提高内部保密防范能力入手,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特点、范围确定密级程度和具体保密措施,做好风险评估。 四是是严格标准,统一关键物品管理。对各类移动存储介质、计算机等设备统一进行编号,并将相关信息登记备案,定期组织检查。严禁未经批准将存储涉密信息的移动介质带出办公场所,或者将工作专用介质在互联网计算机上使用。同时,突出抓好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使用管理,预防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五是加大投入,健全保密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在机房、机要室、档案室等重点场所配备质量过关、灵敏度高的保密柜和报警系统,采购专用保密检查工具和防护软件。对存在问题的涉密计算机,聘请专人及时进行检查和修理,做到专人专管,始终保持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坚决杜绝因基础设施不到位而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