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11月21日讯(杨杰)雨城区立足“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痕迹化管理”,建立完善农民夜校教育管理制度,突出“众评、点评、考评”三机制,强化监督考核、逗硬结果运用,促进农民夜校管理科学、规范、有效。 一是众评教师促教学提升。建立群众评课机制,制定教师教学评估表,每月由学员从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4个方面,对当月授课教师进行综合打分,提出教学意见。教师根据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综合得分90分以上的教师列入优秀教师评选范畴,经村党支部推荐、乡镇党委评定,年终评选一批“农民夜校明星教师”。 二是点评学员促学用转化。建立学员积分机制,制定学员积分表,记录学员参训出勤、学习纪律、成果转化3个方面内容,每季度由管理人员考核打分,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纪实。年度综合得分90分以上的学员列入优秀学员评选范畴,经村党支部推荐、乡镇党委评定,年底树立一批“农民夜校学习之星”。 三是考评实效促督导问责。建立考核问效机制,组建由组织部、农工委、扶贫移民局等组成的“农民夜校”建设运行工作督导组。对工作进度、学用标准、培训效果等进行全覆盖督查督导,实施月督查通报、季考核评比制度,将“农民夜校”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四好村”创建、脱贫攻坚、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第一书记考评等考核内容,确保夜校运行常态化。 截至目前,雨城区已全覆盖建立“农民夜校”208个,通过群众“点餐”,夜校“配菜”的“订单式”管理,开设“党性+”“发展+”“美德+”三类课程进行“差异化”培训,累计授课4658学时,培训3万余人次,为脱贫奔康注入新动力,让夜校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