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9月7日讯(叶茂)2009年,雨城区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林农拿到了林权证,吃下了“定心丸”。在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全区通过规范林权流转、推进抵押贷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让林农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保护森林资源和以林致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一是查漏补缺,完善确权颁证。开展确权颁证“回头看”,对错登、漏登、重登的林权信息核查纠错,累计完成林权证纠错2050本。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调处林权纠纷,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林权流转,发挥林地价值。建立林权流转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政策咨询、合同鉴证等服务,带动社会资金注入林业发展。目前全区累计流转林地125起、流转面积9.4万亩,流转金额9051万元。 三是抵押贷款,增强发展活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贷款53笔,贷款金额50742万元,主要用于造林、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竹木加工等,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后续发展资金。 四是加强扶持,培育经营主体。着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引导林农抱团发展,推进林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区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33家,家庭林场17家,评定星级森林人家1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