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要闻 天下 原创
经济 部门 时评 法治
雨城区 名山区 天全县 芦山县
宝兴县 荥经县 汉源县 石棉县
旅游 交通 环境 卫生
文体 反腐 电力 藏茶
雅安市人大 | 雅安市政府 | 雅安市政协 | 雅安市纪委 | 雅安党建 | 市妇联 | 市发改委 | 市公安局 | 市国土局 | 市环保局 | 市教育局 | 市卫生局 | 雅安电视台 更多>>
川网市州联播

成都 | 绵阳 | 德阳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南充 | 宜宾 | 广安| 达州 | 巴中 | 雅安 | 眉山 | 资阳 | 阿坝 | 甘孜 |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雅安  >  雨城区
改造低产林地收获致富果实
——雨城区碧峰峡镇红牌村走生态康养发展之路见闻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更新时间:2017-09-04 我要分享

 

四川新闻网雅安9月4日讯(杨瑞 文/图)一场细雨过后,雨城的秋意越来越浓。在碧峰峡镇红牌村,连绵起伏的山坡上,今年红脆李迎来了首个盛产年,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坡,如今孕育着致富的希望。

李树满山坡   结出致富果

26日清晨,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顺着山势而上,路旁的山坡上生长的李子树挂着紫红色的果实。

村民双手麻利地摘下一颗颗红脆李,放进腰上的竹筐里,又不时地摘一颗放进嘴里,嚼出香甜的果汁。

“上半年摘茶叶,下半年收李子,多了一份收入。”村民王正德一边摘李子,一边说着近几年来生活的变化。

红牌村具有典型的高山山地地貌,多年来高山茶叶是该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这里山高坡陡,采茶耗时费力,采茶工人不愿意来,光靠家人的几双手,也采不出多少茶叶。”王正德指着房后陡峭的山坡,说着茶叶发展的困境。

像王正德这样50多岁的村民,还算得上是留在村里的壮年劳动力,更年轻的劳动力则选择了外出务工。

“年龄越来越大了,采茶叶逐渐不行了。”王正德说,2013年村里开始流转土地,在高山上种植红脆李,村民们都十分支持,不少村民还帮着修通水泥公路,方便产业发展。

唐立学是红牌村红脆李种植的带头人。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他确定了红脆李的发展思路,流转了村子里的160亩土地,种上红脆李,在村上成立了五包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聘请村民前来务工,农忙时节,一天有80元的收入;同时还为村民提供红脆李的种植技术,鼓励他们改造低产林地。

村民徐清富外出务工,家里的山地没人照料,他跟着唐立学种起了红脆李,平日里家里的4亩李子园由老人简单打理,而自己在外安心挣钱。“树长在地里,等待结果,人外出务工,同时拥有了两份收入。”徐清富感叹道。

 红牌村的红脆李挂满枝头,村民喜笑颜开

生态优势足  走森林康养路

满山挂满红脆李,是红牌村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而全村的终极目标是走上生态康养旅游的道路。

在唐立学眼里,最近5年碧峰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庄发展生态旅游打下了基础。从市区出发,沿着平坦的公路约半小时车程就能到达红牌村,村里实现了水泥路入户,农户实现了水电气网四通,只要稍加打造就能成为特色森林人家;今年“碧峰峡——熊猫山谷”的打造更是推动了沿线生态康养发展。

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站在山坡远眺,远处层峦叠翠,峡谷风光尽收眼底,夏季的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摄氏度左右。当地村民介绍,从2014年起,每年春天,红牌村满山雪白的李花,微风一起,花瓣飞舞。

满足生态的条件,在红牌村村民看来,不光要有美景,还要保证村里农作物生长杜绝有害的化学成分。这里的李子园除草全凭人工,除虫则利用了辣椒等植物浸泡的汁液“以毒攻毒”。

“春赏花,秋尝果,夏纳暑,冬看雪。”唐立学说着红牌村产业发展的未来——红牌村的村民正努力把家乡建设成“碧峰峡——熊猫山谷”沿线上的康养度假景点。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共产党 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新闻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新浪 网易 腾讯 和讯 更多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5-2010 四川新闻网 版权所有 ICP 川B2-2003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