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区)及时组织各级干部做好防洪减灾的自救工作,并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疏通大田作物的积水和清除淤泥工作,降低土壤的持水含量,避免土壤过湿引发的大田作物根部和叶片的病虫害。
大田作物水稻、玉米方面。一是对受灾的稻田应及时清理疏通稻田沟渠,及时排水;二是对稻叶粘有泥浆的水稻田,边排水边洗苗,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根系和叶片恢复生长;三是抓好水稻、玉米的抢收抢晒工作。
茶叶生产方面。针对受灾的茶叶田块,一是抓好开沟排水和除淤积工作,把茶园地的雨水引向两侧排水沟中,避免雨水长时间浸泡茶园;二是对已冲成沟的茶田,要开展覆土填平和培土护苗工作;三是开展茶苗清苗洗叶工作,针对茶苗被洪水浸泡后,茶苗茎叶沾有污泥的,须清苗洗叶,以恢复茶叶叶片光合作用的功能;四是开展雨后锄蔸松土工作;五是加强田间综合管理,及时补施叶面追肥和喷药防治小绿叶蝉的危害。
猕猴桃生产方面。一是对受涝的猕猴桃园要及时清理和疏通排水沟渠,排干渍水;二是要浅耕松土,尽快恢复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避免死根烂根;三是对已被冲倒的猕猴桃树及时扶正,进行培土护根,并清除树冠上的杂物和泥渍,恢复叶片功能;四是要加强肥水管理,补充树体营养,促进树势恢复。
对绝收的农作物要抓好晚秋生产。针对已绝收的田(地)块,切实抓好晚秋作物种植,弥补灾害损失,实现抗灾夺丰收。各乡镇要因地制宜指导群众及时改种补种,种植生育期适中、经济效益好、短平快的蔬菜和其它秋季作物。
抓好畜牧业生产安全。按照“大灾之后无大疫、重灾之后少减产少减收、努力实现不减少不减收”的总体要求,督促指导受灾养殖户做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免疫、栏舍及周边环境的修复和消毒、饲料的储备等工作,避免灾后发生动物疫情;加强疫情监测,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同时,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把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第一关口,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区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受灾第一线,搞好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各乡镇成立“灾后农技服务指导队”,切实解决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新型组织在恢复生产自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灾区农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尽快恢复生产,减轻灾害损失。(文稿由雨城区农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