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8月16日讯(宋海坤)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护雨城青山绿水,雨城区法院出台五项措施助力环境保护发展大局。 一是牢固树立环保服务意识、职能意识、大局意识,突出人民法院在环境保护中的刑事打击、民行调判、法律参谋等重要作用,按照“绿满雨城、绿富雨城、绿美雨城”的规划和要求,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维护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保护公共健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环境资源保护意识。 二是充分发挥新成立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的职能作用,加强环资审判工作。依法打击严重污染环境、重大安全事故、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严厉惩治环境监管失职犯罪,不断加大环境权益保护力度,妥善审理涉及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促进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配合好雨城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 三是针对来院的各类涉及环境保护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快速登记立案,及时分案到庭,对符合轻刑快办的该类案件在10日内快审快结。不断加强环资审判团队对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的学习,提升办案水平,围绕环资审判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环保等相关部门或机构提出司法建议。 四是形成人民法院严厉打击破坏环境保护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慎用非监禁刑。开展类型化案件专项打击行动,强化社会影响。重点打击严重污染环境、非法盗伐及滥伐林木、非法采矿及破坏性采矿、滥捕野生动物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违法犯罪案件。在滥伐林木等涉林案件审判过程中采取补种复绿等修复性司法判决方式,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五是深化巡回审判,加大宣传力度。深度运用巡回审判模式,针对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案件,将审判法庭开进案发地、厂区、企业、村社等,现场开庭、当庭宣判、现场开展普法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同时深入基层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宣传等活动,把环保法治理念及具体法律知识宣传到群众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