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8月1日讯盛夏的七月,烈日炎炎,却不减实小教师们学习的热情。为了更好地参与“随课微写作”子课题的研究,暑假期间,雨城区实验小学派出蒋琼、余学平两位老师参加了在乐山市举行的首届“随课微写”研究共同体骨干教师高端研习活动。 两位老师与“童化作文”倡导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合影 “随课微写”是“随课微型微格写作”的简称。它是伴随阅读教学进行的一种具有强烈针对性、目的性、减压性、体系化的写作训练教学的课程与教学模式。与过去的练笔性写作教学训练模式相比,“随课微写”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所运用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具有可教性和有效性; 其次,“训练点”的体系性科学性:一方面,“随课微写”训练点必须针对本次课文文本、本单元阅读课文的文体特征、写作技巧特征;另一方面,必须针对单元作文的“大写作”、“篇写作”所需要的单项技能训练,并完成从“随课微写”与单元大作文的链接与整合过渡,由此便构成了“随课微写”的两种课程与教学类型。它最终指向提高学生单元写作和一般写作的素养和能力。 “随课微写”研究共同体专家团队 本次“随课微写”研究共同体骨干教师高端研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高端的学术大家为老师们进行理论提升,如: 国家二级教授、四川新创教育研究院院长马正平教授的《基于非构思写作学的“随课微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课微写”课题的理论阐释》讲座,详实地阐释了何为“随课微写”、如何“随课微写”等理论问题,让一线教师认清了什么是“随课微写”。 “随课微写”总课题指导专家,美丽而优雅的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叶黎明老师,带来了《小学随课微写教学设计指南》,她从案例入手,深刻而形象地阐述了小学语文写作的特点、意义、如何写作等,深入浅出的解答了一线教师的困惑。 此外,还有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刘晓军、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欧阳明、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廖良国等为一线教师量身订做的“随课微写”相关讲座,让老师们对“随课微写”的理论认识与操作流程渐渐清晰。 专家、学员互动交流 为了让研习活动有实效,接地气,让参与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活动还安排了来自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如“童化作文”倡导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老师围绕“随课微写”,带领老师们了解了精准习作知识的内涵、生成路径、教学逻辑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峨眉一小“随课微写”课题组分享了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探索、实践;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杨莉校长介绍了他们学校在阅读教学中的微写话训练等。学员老师们还分组就《落花生》、《爬山虎的脚》文本进行教学设计,体验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到微写点,进行随课微写”的实践训练。 峨眉一小课题组介绍“随课微写”课题探究实践经验 学员老师作为学生体验名师的作文教学课 小组合作进行随课微写设计 通过为期四天的研习活动,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经历的是一次头脑的洗礼,开启的是对“随课微写”的思考。此次研习活动,对雨城区实验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及课题研究开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前行的道路上虽然有迷雾,但是我们不再惧怕——因为我们有“随课微写”这个坚实团队的引领,实验小学教师愿意在“随课微写”的道路上,边探讨边前行,去领略阅读教学中“随课微写”的别样风景! 首届“随课微写”高端研习班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