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7月26日讯(李朝松)集中开展噪音污染治理工作以来,雨城区公安分局针对辖区整改问题与困难,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全力推行“三单制”工作措施,经过努力,雨城区社会噪音突出问题整治得到提速,城区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为下一步雨城区做好环保工作攻坚战、持久战打下良好基础。 一、列出“问题清单”,找准噪音污染病灶。问题清、症结明,解决问题才会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列出初步“问题清单”:收集、汇总各乡镇、街道办、派出所噪音污染情况,建立《全区噪音污染排查台账》,目前共梳理问题112个,逐一明确噪音类别、来源、发生地及发生时段;列出焦点“问题清单”:围绕公安机关牵头整治项目,根据政府要求重点整治内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次数多问题,噪音制造商或个人屡教不改等情况,梳理建立了《重点噪音整治项目台账》,目前共梳理17个重点项目;列出症结“问题清单”:针对重点突出整治项目,认真分析噪音产生原因、主要矛盾,梳理治理难点、找准整治工作推进关键突破口。 二、开出“责任清单”,做到定岗定人跟踪问效。责任轻,任务明,推动工作才能高效、扎实。一是梳理法律法规、明确部门职责权限。整理印发噪音污染法律法规9大类,吃透处罚依据和处罚标准,明确分局重点履职范围和具体工作事项,厘清与环保、城管、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职责任务。制定印发了《雨城区噪音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烟花爆竹禁限放专项工作方案》、《雨城区机动车噪音和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等,对照各项环保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牵头单位,分清主办、协办关系,如:社会噪音由公安、环保、工商部门依据噪音来源牵头整改,建筑、工业噪音由环保部门牵头开展。 三、落实“整改清单”,确保对症下药科学到位。根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措施,建立一整套噪音问题“整改清单”。一是健全工作制度。针对噪音污染类别细化具体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追责办法,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改“回头看”制、督察通报制、问责管理办法等工作机制,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整治工作进入常态。二是开展集中清查活动。在雨城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环保噪音污染集中整治专项清查行动,在7月18日开展的清查行动中,分局配合环保、城管部门发现和整改各类噪音污染问题80余处,取缔噪音制造商11家,下发噪音问题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抓获盗窃嫌疑人1名,破获盗窃案2起,查处行政案件3起,行政拘留3人。三是迅速回应群众需求。从群众举报、网络言论中进行梳理分析,掌握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问题整改清单,对涉及公安问题,点对点进行整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整改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