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7月12日讯(黄静宇)2015年以来,雨城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院关于开展侦查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将侦查信息化建设与办案工作相融合,有力提升了反贪工作的办案质量和效果,共查办贪污贿赂案件25件29人。 一、夯实基础,不断提高反贪工作水平。 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将侦查思维提升作为信息化侦查建设的立足点和关键点,扭转长期以来仅靠传统侦查模式、低含量技术手段查办案件的惯性思维。组织全体反贪干警积极参加高检院、省院开展反贪业务培训活动和市院开展的“检察官夜校”学习,引导干警认清信息化侦查发展趋势、学会运用技术手段助力案件侦破。同时,通过对已办结案件的“回头看”活动集体研讨学习,提升反贪干警信息引导侦查、科技创新侦查意识。 二是整合装备资源。针对以往侦查取证装备分散配备在反贪、技术等多部门问题,积极整合侦查装备资源,统一盘点、登记并交由侦查部门指派专人管理。同时,严格贯彻上级关于侦查装备“先进管用”的要求,配备了实用性强的侦查装备。更新升级监控设备,并为办案人员、法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确保司法办案全程留痕、不留死角。 三是培养专门人才。为解决长期以来技术性侦查含量不高、信息化侦查人才缺乏问题,雨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专门挑选2名骨干采取“学训结合,以战促训”的培养模式,参加省、市院组织的侦查技能、电子取证等业务培训。同时,在实战中锤炼干警信息化侦查能力,要求侦查信息支援组提前参与案件线索初核,全面掌握侦查对象信息,发挥服务精细化初查、辅助科学化审讯的作用。 二、精准发力,以侦查信息化建设助推反贪办案规范化。 一是规范线索管理。完善线索流转登记管理制度,将全部线索纳入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后,使用分析手段,进行关联线索、新旧线索串联碰撞,快速调取涉案对象及领域相关线索群,实现线索的粗放型、孤立型向精准型、密集型转变。对线索库内90余件线索再次进行逐案评估,及时完成了积压线索成案评估。 二是规范精细初查。借助市院侦查信息共享平台全面获取电力、通讯、网络社交等数据,掌握初查对象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职责范围等基础信息,开展话单查询、分析50余次,为下一步立案查办、审讯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规范信息公开。为维护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服务和保障辩护律师执业权利,雨城区人民检察院及时通过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网及时向公开程序性信息。同时,根据查办情况依托案件信息公开网、官方微博等媒介公布重大案情,充分借助群众力量,鼓励群众举报职务犯罪线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