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5月25日讯(许玉芳 张燕 文/图)雨城区对岩镇殷家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245人,85%的生产生活资料位于中高山,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在脱贫攻坚中,向柏羽用好“群众工作法”,始终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共识与合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向柏羽召开群众座谈会 听群众心声 下深水,听民声察民情 向柏羽建立“工作责任到人、时间节点明确、考核办法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了“脱贫攻坚战、干部走在前、党员做表率”的党建工作思路,以民主生活会、“双评双看”“党员公开承诺书”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使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率先垂范,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明确干部对办事群众必须做到“四有”:进门有笑脸、咨询有解答、办事有效率、事毕有回音。能办的马上办、限时办,不能办的摆事实,讲原因,让群众不仅口服,更要心服,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组织村“两委”,对全村贫困户、党员、离任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等开展了分批次、多角度、全覆盖的走访谈话,并将个人电话在殷家村进行公示,村民有需要24小时均可拨打电话。近两年来,向柏羽累计走访群众上万人次,了解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期望诉求,反复宣传扶贫政策,消除了“当上贫困户、吃穿国家管”“扶贫发现金、一户有十万”等因政策宣传不到位、理解有偏差导致的错误观念,树立了“扶贫不扶懒”的脱贫观,传播了“扶贫先扶志”的正能量。通过走访摸排,做到门门户清、家家事明,掌握了村民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结合贫困户的愿望、能力和资源条件,量体裁衣、因户施策,为85户贫困户制定了差异化帮扶措施。 向柏羽逐户签订道路修建土地无偿占用承诺书 一盘棋,集民智聚民力 2015年,在全面走访贫困户的基础上,向柏羽邀请离任村组干部、村民代表、贫困户、党小组长进行多次座谈,共同分析殷家村的致贫原因,商讨脱贫摘帽的解决办法,对涉及脱贫攻坚、民生领域、产业项目的发展思路进行梳理,列出9项具体工作,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拟订了《殷家村脱贫攻坚发展规划》,提交村民大会表决,以百分百赞成票通过了决议,为全村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困难帮扶等惠民政策上推行“阳光村务”,在涉及村级重大项目建设、村级财务使用、村集体茶园出租等方面均采取群众参与、代表表决的方法,真正实现村里事务群众管、集体事务大家定,广泛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局面,实现了“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支持”的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 向柏羽对道路进行勘察设计 破难题,顺民意解民忧 为彻底破解殷家村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难题,解开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束缚,向柏羽组织带领村组干部,引导村民积极签订《道路修建无偿占地承诺书》,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争取项目资金,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历时五个月,打通环山路12公里,结束了殷家村80%的土地不通公路的历史,不仅解决了971名村民出行难、出行险的问题,也为殷家村林竹资源等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带动户均增收超过1000元。 向柏羽还争取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硬化殷家村6个组的群众入户道路,并改造厨房、卫生间;争取资金修建文体广场2个,改造村民活动中心1个,建立安全饮水站2处,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点14个,带动群众清理全村生产生活垃圾,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2016年末,殷家村的贫困户由2014年的85户减少为3户,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0.26%降至0.41%,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3243元增加至2016年末的6527元,贫困的影子在殷家村一点点退去,向柏羽的“群众工作法”在脱贫攻坚战场经受了检验,取得了实效。 向柏羽从源头把关为贫困户采购良种茶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