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2月28日讯(杨瑞)从一无所有,到摘下贫困帽子变“万元户”,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张敬平的变化给村里没有脱贫的人们带来了信心。 “怎么改变的?”大家向他讨方法。 “跟上发展脱贫的步伐,踏踏实实干活就是脱贫的好办法。”张敬平回答。 张敬平是雨城区大兴镇九龙村二组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因病导致贫困,恢复身体健康后,张敬平跟上了村里产业发展的步伐。 “生活医疗有保障,产业发展势头好,生活越过越好。”说起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张敬平充满乐观和期待。 人勤春来早 21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 气温骤降,张敬平格外担心家里3亩核桃苗在寒风中受冻,约上妻子上山看情况。 九龙村二组位于大山深处,张敬平家的核桃苗就栽种在毛路两侧的山坡上。这里坡地与平地的夹角近70度,但张敬平和妻子赵玉彬干练地往上攀登,“庄稼人这点路算啥,一天来回跑几趟。”张敬平说。 2016年初,九龙村结合林地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调整,发展纸皮核桃种植,还给贫困户提供产业帮扶资金,用于购买核桃树苗。张敬平和妻子跟着干起来,在高山上新开垦出了三亩地,按每亩地45棵的密度完成核桃树苗栽种;还按照村茶叶发展计划,把山下平坝地区闲置未用的土地开垦为茶园,家里的茶园扩大到了4亩,又新种植3亩油茶。去年整个春耕时节,张敬平夫妻俩每天揣上玉米馍馍和水,带上煮好的腊肉,山上山下一干就是一整天。 春的耕耘,迎来秋的收获。去年茶叶收获了一万余元的纯利润,核桃树有了初果,油茶树涨势喜人。 “核桃、茶叶要三年才见成效,管护松不得。”张敬平一边用铁铲给核桃树松土,一边展望:等到明年核桃、茶叶进入成熟期,一亩核桃有4500元左右的收入,茶叶一年的收入在一万五千元以上,到那时,管护难度降低,投入的时间会缩短,家里的农活交给妻子,自己出去打工,家里的收入将翻番。 “只要愿意干活,挣钱的门路就摆在眼前。”看着山坡上发着新枝的核桃树苗,茶园里吐着新芽的茶树,张敬平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感恩好政策 “爱人对我不离不弃,政策帮我挺过难关。”张敬平回忆起病后艰难的生活,对家人、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激。 张敬平长时间患病,为治好他的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赵玉彬一人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承担了家里的农活,到处打零工挣钱,用为数不多的收入供养两个女儿读书,负担张敬平进医院看病吃药的花销,常常入不敷出。 当地党委政府得知了张敬平家的难处,把贴合需求的帮扶送到了张敬平的手上。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医疗救助政策使张敬平在医院看病的花销得到减免,再加之新农合报销,极大程度减轻了他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看病费用实现“微支付”后,张敬平看病有了底气,接受了系统康复治疗,身体逐步恢复健康。考虑到他大病初愈的身体状况,去年村里为他提供了打扫村级活动室的公益岗位,一个月有500元的收入。 该区贫困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实施后,张敬平家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政府出资为他家硬化了入户的水泥道路,他可以骑着摩托车到家门口,运输生产材料也方便了。 说起未来,张敬平说,要把感恩之心化为行动,争取过上更好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