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体育器材准备好之后,刘廷洪告诉学生:“上体育课之前,必须认真学习好其他功课,这样才能既玩得好,又学得好。” 通过刘廷洪的言传身教,村小的很多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体育和智育发展较为全面。 1994年,对岩中心学校提倡兴办“农村教育学校”,刘廷洪因教学突出,被调中心校担任体育老师。 成为一名专职体育老师的刘廷洪,其实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但为了提升技能并教授给学生,刘廷洪时常会买体育方面的专业书籍,自学训练方法、技巧、规则。 “我无法教给学生更多的体育技巧,但我愿意花时间,陪着他们一起练。”刘廷洪经常亲自上阵,与学生一起学习。 在他带领下,该校的篮球队获得过多次市级、省级比赛的优异成绩。 但长期大量运动也导致刘廷洪身体出现问题,曾一度放弃体育的教学。 发扬“老黄牛”精神 始终不言放弃 2010年,对刘廷洪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上有80岁父亲瘫痪在床,下有正在读书的孩子需要供养,外加常年运动过量导致双膝受损严重,经常肿痛,刘廷洪连上厕所都蹲不下去。 因此,他转教语文。 这一年,刘廷洪接下一个88人的大班级。“‘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需要,学校的房屋要拆了重建。学生只能在板房上课,教室不够,只得将两个一年级班级合成一个。”刘廷洪说。 小班级管理起来尚且不易,更不用说这样一个由刚入校新生组成的88人大班级。 “小朋友刚读书,什么都很新奇。初期上课的时候,大家闹哄哄的。为了让孩子都能听到讲课的内容,刘廷洪上完课常常声音沙哑。 每天清晨,刘廷洪还会站在校门口接学生过马路,中午再将学生排成几排带去用餐,放学后又将他们送过马路。虽然膝关节受损严重,但刘廷洪仍然放不下教授多年的体育。在担任语文老师的同时,他也申请带孩子的体育课。 “本来不打算教体育,但是心里放不下。孩子们都叫我‘老牛’,所以我要发扬‘老黄牛’精神。”刘廷洪每次都会坐在沙坑旁、篮球架旁观看学生打球,有不合适的地方及时纠正。 他告诉学生,要将喜欢体育的这股劲儿带到学习中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业。 “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很多的学生。走在路上,经常会有曾经的学生给我打招呼,有些甚至已经抱孙子了。”刘廷洪说,临近退休,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