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1月21日讯(罗典华)近年来,名山区红星镇中心小学坚持依托传统文化进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重视传统文化“入课堂、入活动、入环创”。
传统文化入课堂,培育文化情怀。一是将《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和地方传统文化读本《蒙山童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背诵。二是结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编辑校本教材《童声古韵》,在学校中诵读推广,每学期集中开展诵读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三是组织文化社团,引入优质资源,让书法、剪纸、中国象棋、武术操等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传统文化入活动,传承文化薪火。一是开展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礼仪孝道等方面的教育,如以端午节、中秋节为契机分别进行爱国教育和亲情教育。二是加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依托雅安地域文化特点,结合校园文化推进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精神。三是广泛开展主题征文活动。根据不同的传统文化主题开展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目和文章、开展班队活动等撰写主题征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入环创,增添文化气息。学校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环境创设。一是精心打造室内空间,在教室、楼道、走廊、办公室等合适位置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让孩子领略名人教诲、通晓礼仪规范,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风尚。二是细心布置室外空间,在道路、广场、围墙等合适位置开辟“民族文化快餐角”,在树枝上悬挂古诗文名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传统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